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徐医门户

科研诚信与作风学风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 江苏省教育厅社政处 江苏省社科联 徐州市社科联 徐州医科大学

更多>>>通知公告

更多>>>社科动态

联系我们

办公地点:
徐州市铜山路209号行政楼431室

联系电话:
0516-83262585

联系邮箱:
xzhmuskc@126.com

当前位置:徐州医科大学社会科学处 首页 > 管理制度 > 徐州医科大学 > 正文 > 文章详情

    徐州医科大学关于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意见(徐医大委 社字 〔2019〕1号)

    来源: 作者:发布时间:2019年12月27日 16:16点击: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和省教育厅关于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有关文件精神,现就加强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以科研水平与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为根本,以优化管理服务为保障,通过优化学术体系、凝炼重点方向、搭建科研平台、聚焦成果产出、彰显社会服务,推动全校哲学社会科学统筹发展、协同发展,以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快速提升为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贡献新力量。

    二、建设目标

    经过五年时间的建设,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显著提升,学校的医学人文特色初步形成;人文课程体系更加健全,争取1-2门课程进入双万计划;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数量充足,结构更加优化;学科组织体系进一步优化,新增1-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为管理学成为一级学科硕士点积极创造条件;整合现有的研究队伍和学术力量,形成1-2个特色研究方向,力争新增1-2个省级研究基地(培育点)、省高校优秀创新团队;积极参与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研究,争取实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突破,省部级项目每年3-5项,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3-5项;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积极培育特色智库;学校的哲学社会科学水平有显著提高,对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的贡献度有明显提升。

    三、主要任务

    (一)强化育人功能,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医学有机结合

    1.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加强全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对坚定全校师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培养德医双修的高素质医药卫生人才、培育积极向上的大学文化氛围和文化特质,具有重要意义;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创新,实现哲学社会科学与医学自然科学协调发展、同向同行。

    2.切实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类专业建设。根据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需求,适时进行专业调整,为社会培养医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共融互通的复合型人才;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创新创业、医患沟通、人文情怀等教育,全面提升医学生的职业素养;积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三个一批建设,开发一批优质课程、出版一批统编教材、培育一批教学名师;定期举办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优秀教案展评、公开课观摩、微课大赛等活动,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改革氛围。

    3.把强化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实施徐州医科大学人文素养培养计划,着力培育和打造人文素质教育品牌;开发建设人文素质类课程群,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作为全校公共选修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全、开足医学人文系列课程,明确学时要求和学分比重,形成医学院校特色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鼓励以跨校选修、网络选修和自主课程建设等方式,积极拓展人文教育资源,努力提升教育质量;坚持把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医学临床、第二课堂、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公益服务等各个环节,形成教育合力,积极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品牌;密切保持与教育部高等学校医学人文素质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联系,积极寻求支持指导,不断深化校际交流。

    (二)加快高水平队伍建设,激发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力

    4.加大哲学社会科学类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支持力度。本着专业急需、学科急需的原则,通过种树苗”“移大树等方法,着力引进和培养哲学社会科学类学科领军人才、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优秀博士,不断壮大人才队伍,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和梯队结构;支持和鼓励人才赴国(境)外开展交流合作,定期选派优秀教师参加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骨干研修培训,支持教师申报国家级、省级各类人才工程;鼓励和引导学校、附属医院党政管理干部兼职从事医学人文相关教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构建专兼职结合的人才队伍。

    5.坚持内外结合,形成智慧和资源的集聚效应。开设社科名家讲坛,定期邀请社科名家来校宣讲,及时掌握最新社科动态和学术前沿;选派优秀学术骨干参加境内外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建立广泛深入的学术联系;建立医学人文智库,广泛邀请社会各界专家名家入库,定期开展学术交流、专题指导、精准辅导,着眼于哲学社会科学与医学的融合发展,设计特色研究方向,形成品牌效应,推动研究成果向课程教材、社会普及、决策咨询、文化产品和社会生活转化。

    (三)推进学科体系创新,谋求哲学社会科学新的增长点

    6.改革和完善学科组织体系。围绕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打造特色学科,实现学科协同发展;充分利用医学学科和附属医院优势,鼓励学科交叉和医教协同,凸显医学融合特色;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建设,力争实现省高校创新团队的突破;创新学术研究组织形式,打破学院壁垒、医教壁垒、学科壁垒、区域壁垒,建立以项目为纽带、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人才学科平台项目成果效益良性运行机制,形成机构开放、内外联合、良性竞争、有利创新的研究合作体与学术共同体。

    7.加强重点学科和学位点建设。进一步整合相关学院的学科资源,重点扶持人文医学特色学科;充分利用办学自主权,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自主设置相关二级学科,加快学位点建设;精心培育,对标找差,为实现管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突破积极创造条件。

    (四)强化顶层设计与潜力激发,不断提升科研整体水平

    8.树立精品意识,努力打造具有较大学术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密切关注国家和省市经济社会发展动态,紧密围绕健康中国战略,开展深度研究,实施高级别项目校内培育计划,通过重点引导、项目分析、遴选培育、过程管理、精准指导、经费支持等,力争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科研力作;鼓励跨学科交叉申报,支持学校、附属医院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教师申报哲学社会科学类研究课题;实施学术精品支持计划,设立徐州医科大学社科文库,重点资助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的精品成果在国内一流出版社出版;注重高质量学术成果的积累与推介,积极申报高层次奖项;重视与省内外高水平大学、科学研究机构、医疗服务机构之间的深度合作,协同培育高水平学术成果,推进健康产业成果转化。

    9.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推进医学人文跨学科平台建设。建好用好已有的省教育厅和校级人文社科平台,确保科研产出率和成果转化率双提升;整合现有研究力量,围绕我校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文医学等领域的研究优势,积极培育新的研究平台,力争进入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培育点)序列。

    10.优化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学术评价体系。积极探索符合医学人文研究规律的学术评价方式,建立健全有利于团队发展、方向凝聚、平台搭建的科研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制定学术期刊奖励目录,强化对突出性贡献和标志性成果的奖励力度,注重对学术论文被转载被引用、应用对策被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采纳等情况的奖励激励,不断提高学术评价体系的科学化标准化水平,切实增强学术评价体系的激励性导向性作用。

    (五)增强服务社会能力,助力健康产业发展

    11.充分彰显医学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紧紧瞄准大健康战略,找准服务社会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在健康养老、养生文化、卫生服务等方面,开展项目化的社会服务、教育培训,以服务寻求支持,以贡献赢得发展,力争在横向项目获取上实现新突破。

    12.积极开展应用对策研究。紧密配合健康中国”“江苏社科强省计划”“徐州市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徐州市区域性文化高地等重点行动,广泛调研,潜心研究,提供徐医智慧徐医方案,积极培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新型载体,高质量提供决策咨询,高品质满足公众需求。

    (六)优化管理服务,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支持保障力度

    13.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繁荣和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方针政策,切实为发展全校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队伍保证和经费保障;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列入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定期分析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可行性措施,充分发挥指导作用;按照文件要求下拨马克思主义学院专项经费,用于学科内涵、科学研究和师资队伍等建设;设立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基金,支持学科建设、师资培养、平台构建、科研资助、优秀文著出版资助等。全校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和支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主动同社科理论研究者打交道、交朋友,切实为他们办实事、解难题。

    14.健全哲学社会科学组织机构。成立全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做好统筹协调,切实加强领导;组建社会科学处,组织协调全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划、平台建设、项目成果管理等工作;探索成立校学术委员会哲学社会科学分委员会,统筹全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重视对哲学社会科学宣传阵地和各类研讨会、报告会、讲座的管理,使各项哲学社会科学活动健康有序进行。

        15.强化哲学社会科学的各项保障。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图书文献、学科专题数据库等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推进校内外学术资源共享;规范各类科研经费使用,探索科研经费投入、科研资源使用等绩效评价;持续加强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不断提高学术道德水平,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